2015年6月8日,对于全世界的网球迷们来说是一个节日,没错,来自法国巴黎,一项拥有108年历史的传统赛事-法国网球公开赛,诞生了一位新的王者-瑞士人Stan Wawrinka,在过去的二十年,围绕在我们耳边听到的瑞士球员可能始终都是那么两位,一位是被球迷们亲切称之为网球公主的Hinges,另一位就是费天王,但其实大家都忽略了还有一个身体素质和天赋都非常出色的Stan,瑞士一个被法国,德国,意大利环抱的小国,居然能诞生这么多网球天才球手,没错,在瑞士这个平均人均能说4-5种语言的国家,在冬季滑雪项目上也拥有很多优秀选手,但他们输出的网球球员无疑在体坛上是最为优秀和成功的。梳理本届法网的几个关键词:神奇,职业,残酷,历练,令人尊敬,攻守之大战,数据之美。
关键词之一:神奇。作为四大满贯唯一的一块红土场地,对于从硬地赛打起来的球手们来说无疑是个挑战。是的,特别是网球被击落到球场的瞬间因为土地的摩擦会使速度和方向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硬地赛的网球反弹力更强,草场的速度更快,并且可以采用滑步的运动技巧。所以纵观历年的法网,大家也会发现这个规律的,这里会爆冷,而且很多球员都是在自己顶峰时候拿到一个法网,之后其他的成绩可能就比较一般,还有一些重量级选手他们没有能够达到全满贯,唯一缺少的就是法网,这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像Ferrero的职业生涯,就只拿到过一个法网大满贯,但他绝对可以称之为红土高手,法国的巴托丽,拿过法网后就宣布退役了,巴西名将库尔滕,拿过三次,但像桑普拉斯,拿过14座大满贯,唯一缺少法网,还有贝克尔,就是现在德约的教练,德国网球名宿也拿过7座大满贯,唯一缺少法网,而现在Stan的教练Norman也是只拿到2000年的亚军,所以无论今天两个人谁拿到火枪手杯都是一个神奇,德约想在当打之年成就自己全满贯的梦想,为自己的儿子和太太赢得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奖杯,而Stan也如此,没有人赛前会想到最后进入决赛的会是Stan,他需要继自己2014年澳网拿到冠军后再次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不是昙花一现,我想他的心情可能跟娜姐是一样的。而关于这两名选手身上的神奇还在延续。
比赛的过程让人热血沸腾
关键词之二:职业。体育世界的职业化最成功的项目运作之一就是网球,和NBA,F1一样,这项运动每一年都能实现巨额的收益,也许你会觉得它并没有F1那么烧钱,一辆赛车的报销可比一场比赛的花费少很多,但是这项运动确实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因为你可能具有天分,但是无法支付高额的海外培训费用,团队的花销,不得不向其他人去求助的时候,可以说不算是签署卖身契,但要知道当你成年后可以打职业巡回赛后是要以几倍的回报率还钱的,整个团队的组建及花销都是靠一个人打比赛赚回来的。这样的投资你敢不敢碰。回顾两个人的职业生涯,Stan比德约年长两岁,但职业生涯总奖金德约是Stan的六倍。德约在一次采访中提到,365天自己300天都在打比赛。的确,每一年ATP的职业巡回赛要求这些种子选手可以选择三家参加1000赛事,但必须要保证一定的出勤比例才行,大量比赛奖金的背后也是各大洲的跑。从年初到澳洲开始到欧洲再到美洲,最后回到亚洲,还有一个年终总决赛。大量的体力精力的消耗对球员和团队人员及家人都是一种折磨。尤其是像大满贯赛事这样持续两周要打七场高强度比赛。很多的球迷朋友都关注法网的180万奖金如何发,这里面扣除缴纳税金,教练员,体能师,按摩师,陪练等选手拿到手里的并不多。特别是欧洲各个国家的税率不一样,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之三:残酷。这是一项没有激烈身体对抗的运动,不同于NBA和NHL,它更多是一项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和比赛,赛场上所有的问题都要靠自己来解决,你会看到球手们自言自语,他们砸球拍,提场地,砸网带同裁判理论,而且天气的影响也是一个小插曲,偶尔会因为几分钟的医疗暂停或者是下雨导致的延迟最后看到的选手的表现居然是派若两人。这些种种的因素交织到一起你会看到比赛没有绝对的公平,当人偶尔也会收到对手的退赛礼,当年高迪奥就是这样拿到自己的法网冠军的。残忍的还有恶劣的天气,刮风下雨更是家常便饭,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肯定无法拿到最后的奖杯;新生代球员90后,甚至95后的球员已经逐渐在展示他们能力,唯一可能在比赛的稳定性和心理的成熟上还需要大赛的历练。
关键词之四:历练。十年磨一剑一点也不夸张,可以说Stan是个大气晚成的球员,因为在21世界初费天王的光环足够强大到其他的瑞士球员根本没有出头之日,优雅的而有稳健的球风,彬彬有礼的为人态度,都让费天王广大球迷们的喜爱,但我想Stan这时候在努力,周而复始的训练比赛,唯一缺少的是一颗敢想的心,这个时候一个叫Norman的前世界第二来到了他的团队,给他带来的是无比的信心及一个要统治网坛的目标,也许你看到他已经接近30,这个年龄属于男子职业网球手生涯的中后期,但这并不影响Norman对其的打造,技术上已经炉火纯青,唯一欠缺的就是临场的发挥和对关键球关键分的把握,因为缺少这样一个目标,所以总是离成功差一步。不过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身体条件在最近两年的重大赛事上终于另世界眼前一亮,大满贯决赛的胜率是100%,两次进入大满贯决赛最终都兑换成冠军。这个也是多年磨练的结果。
关键词之五:令人尊敬。这是一项拥有百年历史的赛事,赛事本身就是一项令人尊敬的比赛,所有的观赛观众都是令人尊敬的,遵守着一项又一项观赛礼仪,球员们也是值得尊敬的,他们每一个场比赛都拼劲全力,展示出所有的能量和才华,无疑又是令人尊敬的。平均一场3小时,4小时的比赛,每一场都信心满满走进球场,虽然离开后的表情大相径庭,但这些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我为喜欢热爱这项运动而自豪。
职业体育虽然残酷但离开赛场后还是无话不说的好友
关键词之六:攻守大战。很多项运动都是要求运动员攻守兼备,但是网球这项运动也是比较特殊,受限于身体的因素比较大,你会看到不同类型球员的表现。德约无疑当今网坛底线大师,得益于他超乎寻常的身体柔韧性,灵活性。身体舒展性特别强,这样他防守的范围才能更大。所以像穆雷这样的相持能力很强的选手同德约一起比赛的时候不占据什么优势,因为德约的稳定性更强。但和Stan一个纯粹的进攻型选手相比,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特别是Stan的反手能力特别强,backhand的进攻防御都均衡,甚至反手斜线的切球都极具威胁,今天两人网前的小球较量也极其精彩,但Stan显然做了充足的准备,德约完全没占据优势。而且有一个outsidein的point更是让人惊叹,这位选手绝对不是世界排名第八。
能够亲临现场的观众无疑是最幸福的
最后一个关键词:我选择了数据。大数据的时代,我们生活的周围被各种各样的数据包围,而我们自身也被无形的数据化,聚类化。在网球领域大数据分析被应用很早,鹰眼技术更是被无数的比赛项目借鉴和效仿。那数据究竟告诉我们哪些?请看以下几组数据:
上述数据是本场比赛两人的数据对比图,很明显看到Stan的数据全面占优,在倒数第三项制胜分方面这个进攻型选手更是比德约多了一倍,足以能够证明本场比赛谁更主动,更有侵略性,发挥的更加出色。在自己不是很擅长的网前小球上高出德约22%。总结一点:德约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综观比赛全局,Stan在关键球处理上没有德约好,全场破发率要低于德约。德约的强势也只表现在关键得分上。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两人一发和二发的数据对比,很明显Stan在二发上占据优势,更加具有威胁。
IBM为赛事提供数据支持,包括电视转播画面的实时数据
2015上半年的结束了,两个大满贯的决赛都给我们带来惊喜,期待温网和美网。生活和工作仍旧继续,学会Stan的坚持和淡定,即使不被看好,也不要放弃,我想这是Norman教练给Stan带来最重要的东西。德约的全满贯目标尚在,有目标才有动力,虽然道路曲折,前途一片光明。借此勉励自己。
本文所有图片内容来源:http://www.rolandgarros.com/